為了使光催化析氫的性能更大化,需要通過各種方法(例如能帶工程和助催化劑)對光催化劑進行改性。近來在光催化劑的改性中已經采用了協同作用。例如,由于存在電子轉移,CdS / Au-SCN與CdS和CdS / Au相比具有更高的H2生成活性,這是由于存在電子傳遞介體和界面催化活性位。此外,外部加熱和電力被認為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方法。受這些問題的啟發,探索和設計自集成光催化劑,即將多種作用整合在一起,是提高光催化性能的理想方法。
近日,中山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楊國偉教授團隊在Nano Energy上發表了題為“Self-integrated effects of2D ZnIn2S4 and amorphous Mo2C nanoparticles compositefor promoting solar hydrogen generation”的研究論文,提出了一種自集成效應的策略,以提升光催化劑的性能。將異質結效應,助催化劑效應和光熱效應整合在一起,設計并制備了二維ZnIn2S4和非晶態Mo2C納米粒子復合光催化劑,然后證明了Mo2C / ZnIn2S4復合物的自集成效應可以大大促進光催化氫的釋放。基于原位表征技術和理論計算,他們還建立了包括異質結效應,助催化劑效應和光熱效應的自整合效應的光催化機理,其歸因于吸收能力的提高,載流子分離的增強,ΔGH*的降低, 更多的活性位,增加的電子密度和增強的載流子遷移率。特別地,光熱效應的貢獻可以升高溫度以加速光催化反應,并且在輻照下光熱貢獻超過100%。因此,二維ZnIn2S4/非晶態Mo2C納米粒子在可見光和AM1.5照射下具有顯著的光催化氫釋放速率,分別高達22.11和40.93 mmol / g / h,從而使報道的改性ZnIn2S4光催化劑的可用值提高了164%和156%。
這些發現表明,提出的自集成效應可以大大促進光催化制氫。
制備的Mo2C(MC),ZnIn2S4(ZIS)和Mo2C修飾的ZnIn2S4(MC-ZIS-2)是表征的代表性樣品。
MC由不規則的納米顆粒狀結構組成。插圖顯示具有弱暈輪衍射圖樣的選定區域電子衍射(SAED),表明所制備的MC為非晶態。ZIS呈現出具有六邊形結構的納米片,而SAED圖像呈現出兩個明亮的衍射環,分別指向硫化鋅銦的(1 0 2)和(1 1 2)平面。ZIS納米片的厚度約為3.7 nm,說明所獲得的ZIS是具有很少層的2D結構的納米片。關于MC-ZIS-2,它仍然保留了六角形納米片的形態,表明無定形MC不會影響MC-ZIS中2D ZIS的形成。元素映射中,元素In,Zn,S,Mo和C幾乎均勻分布。因此,可以得出結論,已經成功地構建了二維ZnIn2S4 /非晶態Mo2C納米顆粒復合材料。
圖1:TEM圖像,是(a)MC(b)ZIS和(c)MC-ZIS-2的SAED圖像插圖。(d)MC-ZIS-2的Zn,In,S,Mo和C圖像的元素映射。(e)MC,ZIS和MC-ZIS-2的XRD圖譜,以及(f)MC和MC-ZIS-2的Mo 3d XPS譜圖。
為了評估光催化活性,在各種條件下研究了樣品的析氫。除MC外,所有樣品在室溫下在可見光照射下均具有光催化性能。顯然,ZIS具有很低的活性,而MC-ZIS-2具有很高的光催化H2生成性能。有趣的是,所有MC-ZIS樣品的光催化性能均優于ZIS,表明MC-ZIS中的MC可以提高光催化性能。隨著MC的增加,樣品的析氫速率逐漸增加,然后下降,尤其是MC-ZIS-2。該結果表明,MC-ZIS中MC的更好量可以提高光催化性能。
MC-ZIS-2的效率高達22.11 mmol / g / h,是ZIS(6.42 mmol / g/ h)的約3.4倍。重要的是,2D MC-ZIS與其他修飾的ZnIn2S4(如CdIn2S4 /ZnIn2S4(0.78 mmol / g / h),CQD / ZnIn2S4(1.03 mmol / g / h)和Ni(OH)相比,具有的光催化析氫性能。然后,在AM 1.5輻照下進行ZIS和MC-ZIS-2。ZIS和MC-ZIS-2中H2的釋放量隨時間線性增加。當ZIS和MC-ZIS-2暴露于全光譜輻射下時,它們的光催化活性得到了提高,證明了所制備樣品的全光譜活性。此外,MC-ZIS-2表現出高達40.93 mmol / g / h的出色性能,提高了報道的ZnIn2S4中更好值的156%。
圖2:(a)在可見光照射下制得的光催化劑的H2生成光催化和(b)H2的釋放速率。(c)在光照射下ZIS和MC-ZIS-2的光催化H2產生。(d)通過MC-ZIS-2對H2的產生進行循環光催化測試。
圖3:(a)UV-visDRS和與波長有關的H2產生速率;(b)PL光譜;(c)TRPL衰減光譜;(d)ZIS和MC-ZIS-2的TA光譜。
圖4:(a)Mo2C/ ZnIn2S4的電荷密度差的側視圖和(b)頂視圖。(c)Mo2C/ ZnIn2S4異質結構的平面平均電子密度差和Z方向。(d)HER對ZnIn2S4和Mo2C/ ZnIn2S4的自由能圖。(e)對于H原子的吸附能,以及(f)對于Pt和Mo2C的H 2分子的吸附能。
為了驗證光熱輔助對光催化的影響,在各種溫度下的可見光照射下進行了ZIS和MC-ZIS-2的光催化析氫。顯然,ZIS在不同溫度下會產生不同的析氫量,這表明ZIS的光催化性能受溫度的影響。溫度越低,光催化活性越弱,這表明通過適當升高溫度可以改善光催化性能。對于MC-ZIS-2,室溫(RT)的光催化性能遠遠高于5、15和20℃,這表明光熱材料MC可以提高反應溫度,從而提高光催化活性。
圖5:(a)在不同溫度下ZIS和MC-ZIS-2的光催化H2生成和(b)H2釋放速率。(c)在光催化過程中在可見光照射下的光熱圖譜,(d)PL光譜和(e)在不同的激發下的TRPL衰減光譜,(f1)表面形貌圖,(f2)(f4)表面電勢圖和(f3)(f5)分別在黑暗和808nm光下的相應電勢曲線,(g1)當前AFM圖像和(g2)MC-ZIS-2在黑暗和808nm光線下IV曲線的相應**點。
圖6:二維ZnIn2S4/非晶態Mo2C納米粒子上用于光催化H2生成過程的能帶結構示意圖。
原文鏈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030608X
以上資料來自互聯網,如有侵權,請聯系我們進行刪除
僅用于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