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化學所張建玲課題組利用溶有CO2的水溶液作為溶劑,在室溫下成功合成了COF-LZU1。該COF具有好的結晶性,納米尺寸和高比表面積,可作為非均相催化劑載體。該工作為COF及基于COF的材料的制備提供了新的思路。該工作題為Room‐Temperature Synthesis of Covalent Organic Framework (COF‐LZU1)Nanobars in CO2/Water Solvent,2018年10月24日發表于Chem Sus Chem(IF: 7.4)
【圖文導讀】
室溫下1,3,5-三甲酰基苯和對苯二胺COF-LZU1在CO2/H2O溶劑中反應24h,共聚得到COF-LZU1。從XRD圖可看出隨著CO2壓力的增加,COF-LZU1的結晶性也隨之增加。
圖1.(a)不同壓力下CO2/H2O溶劑中合成的COF-LZU1的XRD,底端的線為模擬的COF-LZU1的圖案;(b-d)4.5MPa下合成的COF-LZU1的SEM圖像,反應時間為24h
圖2.4.5MPa下合成的COF-LZU1的N2吸附-解吸等溫線,插圖為孔徑分布曲線
由于納米級尺寸,分級微孔和中孔結構和高表面積,COF-LZU1有望作為催化劑的載體。該工作通過4.5 MPa合成COF-LZU1過程中還原K2PdCl4得到Pd/COF-LZU1,并將其用于催化苯乙炔的選擇性加氫。
圖3.Pd/COF-LZU1的TEM(a, b)和HRTEM(c)圖像和Pd納米顆粒的粒徑分布圖(d)
圖4.Pd/COF-LZU1苯乙炔的選擇性加氫催化活性(a)和重復使用性(b)
圖5.Au/COF-LZU1的TEM(a)和HRTEM(b)圖像;4-NP在水溶液中用Au/COF-LZU1催化劑還原過程的紫外-可見吸收光譜(c)
圖6.Cu-COF-LZU1的SEM(a),TEM(b)元素分布(c),XANES (d)和EXAFS(e);Cu-COF-LZU1的Cu K-edge, N1s XPS (f) 及 Cu 2p XPS (g)
【小結】
中科院化學所張建玲課題組提出了一種方便快捷,低能量消耗,環境友好的制備COF-LZU1的新途徑——室溫下在CO2/H2O溶劑中合成。合成的COF-LZU1具有好的結晶性,納米尺寸和高比表面積,可用作非均相催化劑載體。負載Pd和Au的COF-LZU1分別在在催化苯乙炔的選擇性加氫和將4-NP還原為4-AP過程中表現出高的催化活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