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PFN及其衍生物PFN-Br作為負極界面層制備了**率的OPV器件,闡明了PFN和PFN-Br在修飾富勒烯型和非富勒烯型OPV器件中的不同工作機制,對于構筑**率的非富勒烯OPV提出了新的器件設計策略。
PFN和PFN-Br修飾非富勒烯型OPV(PBDB-T-2F:IT-4F)的器件性能表征
PFN-Br與PFN用于制備富勒烯型OPV,器件的光伏參數相似,表明PFN-Br和PFN界面層在富勒烯型OPV中都能很好地工作。然而,使用PFN作為負極界面層的非富勒烯型OPV器件表現出明顯的“S形”J-V曲線,器件的填充因子僅為0.48。
進一步的器件研究表明,導致嚴重的電荷復合。同時,采用PFN-Br代替PFN用于負極修飾,能夠大幅度改善負極的電子提取和傳輸性能,從而使界面處的電荷復合問題得到解決,器件光伏效率顯著提升至13.5%。
PFN和PFN-Br在非富勒烯OPV體系(PBDB-T-2F:IT-4F)中的器件激子解離效率和光強度的相關性表征
基于PFN-Br的非富勒烯型OPV激子解離效率為91.9%,遠高于PFN器件(73.0%)。在電流對光強相關性測試中,α系數值分別確定為0.996和0. 731;在電壓對光強相關性測試中,斜率分別為1.19和1.75。
實驗數據表明,陷阱輔助電荷復合機制在PFN修飾的非富勒烯型OPV中占主導地位,而雙分子電荷復合是PFN-Br器件中的主要復合機制。以上結果表明,PFN界面層對于加劇非富勒烯器件電荷復合起到關鍵作用,是導致負極電荷收集效率降低的主要原因。
PFN、PFN-Br、PCBM和IT-4F的兩兩混合物的ESR表征
暗態下,對于PFN-Br和PFN沒有觀察到電子順磁共振(ESR)信號,說明界面層材料不具有自摻雜作用。但是,所有的界面層/受體混合樣品都顯示出明顯的ESR信號,說明在混合物中存在未配對的電子。其中,PFN:IT-4F混合物表現出特別顯著的ESR信號,可以歸因于PFN氨基到IT-4F的分子間電子轉移。
基于以上實驗數據,作者闡明了PFN和PFN-Br影響富勒烯型和非富勒烯型OPV性能的工作機制:在PFN修飾負極的情況下,由于具有球形共軛結構的PC71BM分子可以接受四個以上的電子。然而,平面型IT-4F只能接受一個電子,在單電子摻雜后會產生致密的電子積累層,阻礙了電子進一步從活性層轉移到負極。在PFN-Br修飾的情況下,由于PFN-Br季銨鹽的溴負離子給電子能力較弱,與受體IT-4F之間僅存在微弱的電子轉移作用,因此不會形成電子積累層。同時,PFN-Br可以形成界面偶極,有助于在電極/ PFN-Br界面處形成歐姆接觸,從而促進負極對電荷的提取。
綜上所述,該工作考察了PFN和PFN-Br在OPV器件中的不同修飾效果,深入研究了PFN和PFN-Br的工作機理,闡明了摻雜作用對于修飾富勒烯型和非富勒烯型OPV的不同影響
小編zhn2021.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