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維層狀材料及其研究現狀
繼單層石墨烯被發現后,科學家們就發現了越來越多的類石墨烯材料,因此開啟了二維材料科學研究的先河。如圖1為**二維材料的示意圖,其中主要包括石墨烯、TMDs、h-BN及黑磷等。其中 TMDs由于其帶隙的適中性而被科學家們倍加關注,因此也成為新一代材料領域研究的一大熱潮。
二維TMDs主要表現出層狀結構,是由平面疊加形成,且層與層之間通過范德華力相聯系,相鄰的層與層之間距離大概為0.65 nm。TMDs可以用MX2來表示,其中M和X分別表示過渡金屬和硫族元素。簡單來說,TMDs具有**的X-M-X式的三明治結構,可以根據金屬原子與硫屬原子配位的方式的不同,化合物主要表現為三種結構,其中包括八面體和三菱柱配位等。然而根據化合物不同的堆疊方式,又可分為三方對稱、六方對稱以及菱形對稱這三種不同結構,其也可以縮寫表示為1T、2H以及3R結構。如圖2所示,1T晶體結構的配位方式是按照Abc...堆積;2H晶體結構是按照AbABaB順序堆疊;3R晶體結構是按照AbACaCBaB配位方式堆疊。 在以上這三種結構當中,2H結構穩定。其中常見結構為1T和2H相,但是由于這兩種相中金屬原子的場環境不一樣,從而導致這兩個相表現出不一樣的電子特性。比如2H相的WS2和MoS2都是半導體,但是1T相的它們則都表現出金屬特性。不同的制備方式也會形成不一樣的相結構,比如機械剝離產生的MoS2大部分都是呈現出2H相結構,但是通過溶液法制備出來的MoS2則是2H和1T相結構共存。硫屬化合物元素組合的不同也會呈現出不一樣的穩定相,例如大部分情況下MoS2是2H相結構,而1T相結構的MoS2則表現出亞穩金屬相,其在一定環境下會相變為更加穩定的2H相。
過渡金屬硫屬化合物(TMDs)不僅有**的電學性質,比如良好的導電性、高的開關比等,而且引人注目的是 TMDs材料的能帶可以根據需求進行適當的調控,這也大大有利于可調控器件的應用。圖3 (a)和(b)分別為計算的不同層數MoS2和 WS2的能帶結構,可見其都屬于間接帶隙。塊狀MoS2的能帶價帶頂和導帶底位于空間的兩個不同點,而單層MoS2的價帶頂和導帶底位于空間的同一K點,即變成了直接帶隙結構。層數減少,結構將從間接帶隙變為直接帶隙。正是由于這些獨特的結構性質,MoS2、WS2等過渡金屬硫屬化合物材料被廣泛應用在光催化、鎖模等光電科學領域。
西安齊岳生物提供各種定制產品服務,包括二氧化硅定制、離子液體定制、酶制劑定制、HRP標記物定制、酶底物定制、二維晶體定制、水凝膠定制、納米簇定制、納米管定制、氮化物定制等等
相關產品提供:
層積二維COF膜
介質襯底表面大面積多層h-BN
自支撐的單層氧化物鈣鈦礦二維晶體薄膜
單層二維鈣鈦礦氧化物鈦酸鍶(SrTiO3)
分米級二維單晶六方氮化硼
高溫超導體Bi2Sr2CaCu2O8+δ的本征單層晶體(Bi-2212;單層是指包含兩個CuO2平面的半晶胞)
三層石墨烯(ABC-TLG)/hBN異質結系統
二氧化錳與二維納米材料的復合
二硫化鉬/石墨烯復合二維材料
貴金屬/二維納米片復合材料
二維納米片增強聚合物基復合材料
二維石墨烯銅復合材料
二維納米片與氧化鈰納米粒子復合材料
二維過渡金屬碳化鈦材料增強陶瓷復合材料
二維材料/鎳基材料復合納米結構
二維磁矩軟磁復合材料
高度剝離的二維納米片增強聚氨酯復合材料
二維過渡族金屬碳(氮)化物與納米硫顆粒復合材料
智能化二維碳纖維復合材料
碳納米管二維碳化鈦(Ti3C2)復合材料
二維無機層狀化合物/石墨烯復合材料
碳基二維晶體材料
二維晶體材料的SiO2/Si襯底的SiO2薄膜
鍺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
新型鍺硅基半導體二維原子晶體
二維碳化物晶體MXene基氧化鐵負極材料
基于硒化銅的新型二維原子晶體材料
基于石墨烯的二維原子晶體材料異質結
碳原子組成的呈蜂窩狀結構的單層二維晶體材料
基于InGaAsP/InP材料的二維半導體光子晶體
二維六角晶體材料
銻烯二維原子晶體材料
羥基氧化鐵/二維碳化物晶體MXene負極材料
自然圖案化單層硒化銅二維原子晶體材料
二維原子晶體材料SnSex
二維碳原子晶體材料
二維晶體材料二硒化鎢
基于二維晶體的富勒烯超分子液晶
二維釩基材料的晶體
基于結晶誘導的二維納米炭材料
卟啉基氫鍵有機框架材料晶體
**二維Mo2C晶體
Bi基新型二維拓撲絕緣體材料
KNbO3晶體二維模型
層狀五磷化鍺(GeP5)晶體
二維GeP5納米片
基于平面波展開法的二維立方晶格光子晶體
InGaAsP/InP二維半導體光子晶體
大尺寸六方氮化硼二維晶體的CVD生長
介質襯底上生長h-BN二維原子晶體
zl 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