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N-Al2O3納米復合材料的導電機理
TiN-Al2O3納米復合材料是由導電相(TiN)和絕緣相(Al2O3)組成的導電材料,這類材料也稱為添加型導電材料。關于此類材料的導電機理,一般的認為是所謂的滲透作用(Percolation)使材料具有導電能力,所謂的滲透作用,就是導電粒子相互接觸,形成連續的一維、二維、三維網狀結構,從而產生導電作用,當形成導電網絡時,復合材料的電阻率將急劇下降,之后,隨著導電相含量的進一步增加,導電網絡得到進一步完善,復合材料的電阻率會進一步下降,但此時下降的幅度較小。
為了科學地解釋導電網絡的形成,提出了許多滲透模型和數學方程,主要的滲透模型有統計滲透模型(Statistical percolation models)、熱力學滲透模型(Thermodynamic percolation models)、幾何滲透模型(Geometrical percolation models)和結構趨向滲透模型(Structure-oriented percolation models),在眾多的理論模型中,結構一趨向滲透模型被認為是**合理的一種模型,該模型試圖從材料的微觀結構上解釋材料的導電性能及其影響因素。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如圖1所示。
圖1 TiN-Al2O3納米復合材料的微觀結構
圖中小黑色圓圈代表導電相TiN,大白色圖形代表基體材料Al2O3。從圖中可以看到,導電相TiN要達到一定的數量才能形成導電網絡,形成導電網絡時,導電相的濃度稱之為臨界滲透濃度。
影響TiN-AI2O3納米復合材料導電性能的因素
TiN含量的影響
TiN在TiN-Al2O3納米復合材料中的含量是影響其導電性能的**因素,從前面的研究結果可以發現TiN的含量越高,復合材料的電阻率越小,這是因為TiN的含量高時,復合材料中形成的導電網絡越完善,所以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越好。
TiN粒度的影響
當導電相 TiN的含量一定時,粒度越小,顆粒的數量越多,顆粒之間相互接觸的機會越多,越易形成導電網絡,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越好,由此我們可以預期,用納米材料作為導電相比用微米材料作導電相得到的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更好。研究結果也證實了這一點。
TiN在基體中分布均勻程度的影響
由于導電相顆粒在基體材料中分布得越均勻,顆粒的團聚越少,顆粒的數量也就相對的越多,形成導電網絡的概率越大,并且形成的導電網絡越完善,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也就越好。前面的研究結果表明,用原位復合法制備的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比用球磨混合法制備的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要好,這是由于原位復合法能使TiN粒度更加均勻的分布在A2lO3基體中,減少了團聚,在相同含量、相同粒度的條件下,TiN顆粒的數量相對增加了,顆粒之間相互接觸的機會增加了,容易形成導電網絡或形成的導電網絡更加完善,從而提高了復合材料的導電性能。
西安齊岳生物提供各種定制產品服務,包括二氧化硅定制、離子液體定制、酶制劑定制、HRP標記物定制、酶底物定制、二維晶體定制、水凝膠定制、納米簇定制、納米管定制、氮化物定制等等
齊岳供應定制產品:
氮化硅/聚苯乙烯復合電子基板材料
氮化硅(SiN)薄膜
氮化硅-碳化硅復合材料
氮化硅結合碳化硅(Si3N4-SiC)材料
多孔氮化硅陶瓷
SiO2和α-Si3N4氮化硅多孔陶瓷
Yb2O3-氮化硅陶瓷
CeO2-氮化硅陶瓷
聚醚砜-氮化硅復合材料
PPS-Si3N4
聚丙烯/納米氮化硅復合材料
m(Al2O3):m(Si3N4)
碳化硅/氮化硅復合材料
Si3N4/SiC復合材料
6 wt%Yb2O3和
2 wt%Al2O3摻雜氮化硅復合材料
二氧化鉿—二氧化鋯—二氧化鈦三元氧化物的氮化硅復合材料
碳化硅晶須補強氮化硅復合材料
鈦酸鋁-氮化硅復合材料
氮化硅鐵-剛玉復合材料
硅(鐵)—氮化硅—碳化硅復合材料
碳納米管/氮化硅陶瓷基復合材料
聚合物/氮化硅(Si3N4)復合材料
Si粉對礬土-氮化硅復合材料
氮化硼納米管增強氮化硅復合材料
BNNT/Si3N4復合材料
碳纖維/氮化硅C/SiC復合材料
氯磺化聚乙烯橡膠/納米氮化硅復合材料
二氧化鉿-二氧化鋯-二氧化鈦三元氧化物的氮化硅復合材料
環氧樹脂/改性氮化硅(EP/Si3N4-N97)復合材料
納米二氧化硅-納米氮化硅復合材料
氮化硅/氧氮化硅復合材料
石墨烯/多孔氮化硅復合材料
連續碳纖維增強SiCN陶瓷基復合材料(C/SiCN)
氮化硅納米線增強多孔氮化硅復合材料
碳納米管(carbon nanotubes,CNTs)/Si3N4陶瓷基復合材料
氮化硅-莫來石復合材料
氮化硅/碳化硅陶瓷復合材料
碳納米管增韌氮化硅陶瓷復合材料Si3N4-Al2O3-Y2O3-MgO
氮化硅-氮化硼系復合材料Si3N4-BN
zl 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