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泌體介導的CRISPR-Cas9遞送
在CRISPR序列的指導下,Cas9酶可以在細胞中以前所未有的精度、效率和靈活性編輯基因組DNA。但是,離體設計的CRSPR-Cas9系統需要遞送到目標細胞和生物中進行基因**。CRISPR-Cas9系統的傳遞可通過物理相互作用、化學修飾和生物載體實現。CRISPR-Cas9系統可通過脂質雙分子層中的短暫間隙被輸送到細胞中,該間隙由物理方法引起,例如電穿孔、流體動力注射、膜變形等。盡管簡單易行,但可能對細胞膜造成不可逆的生理損傷。CAS9-sgRNA的化學修飾還將使它能夠傳遞到細胞,或者諸如噬菌體、病毒和細胞外囊泡等生物載體可以介導CRISPR-Cas系統向細胞的傳遞。
外泌體作為CRISPR-Cas9質粒的載體
與病毒載體相比,來自某些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可以選擇性地將貨物遞送至**組織。Kim等報道稱**細胞來源的外泌體可以將CRISPR-Cas9系統轉運至靶**。
用于CRISPR-Cas9遞送的工程外泌體
天然外泌體并非設計來傳遞大分子,例如質粒。因此,外泌體中質粒的負荷低。然后需要對外泌體進行工程改造,以提高質粒的效率和容量。工程外泌體還賦予了這些轉運納米顆粒以靶向能力,可將貨物轉運至特定細胞或組織。在外泌體表面表達的標志蛋白CD63和CD9通常被選作外泌體工程的靶蛋白。
外泌體-脂質體雜交體,用于基因傳遞
外泌體的納米級尺寸(40–160 nm)使其成為小型**劑(例如化合物、siRNA和miRNA)的合格載體。對于大分子,例如小大小為5–6 kb的CRISPR-Cas9表達質粒,天然外泌體的容量仍然相對較低。另一方面,脂質體能夠包封和傳遞大質粒,但由于脂質的非天然性質,具有較高的細胞毒性。外泌體膜的脂質雙層與脂質體的融合形成了外泌體-脂質體雜合體,從而可以包裹和遞送大型DNA分子,例如CRISPR-Cas9表達質粒,還減輕了脂質體的毒性問題(圖1)。因此,外泌體-脂質體的雜交擴大了外泌體在**輸送中的應用范圍。
將大核酸封裝在外泌體或外泌體來源的囊泡中
產品供應:
上述產品與相關檢測服務均可提供,僅用于科研!
wyf 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