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質雙層膜細胞分泌的微小膜泡直徑大約30-150nm
外泌體(exosomes)是一種能被機體內大多數(shù)細胞分泌的微小膜泡,具有脂質雙層膜,直徑大約為 30-150 nm。外泌體廣泛存在并分布于各種體液中,攜帶和傳遞重要的信號分子,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細胞-細胞間信息傳遞系統(tǒng),影響細胞的生理狀態(tài)并與多種疾病的發(fā)生與進程密切相關。
外泌體的形成與分泌
目前的主流觀點認為,外泌體的產生過程為:細胞膜內陷,形成內體(endosome),再形成多泡體(multivesicular bodies,MVB),后分泌到胞外成為外泌體。外泌體中攜帶有母細胞的多種蛋白質、脂類、DNA和RNA等重要信息。
外泌體早見于1981年,EG Trams 等在體外培養(yǎng)的綿羊紅細胞上清液中發(fā)現(xiàn)了有膜結構的小囊泡,并命名為 exosome。對于外泌體的作用,當時推測為細胞排泄廢物的一種方式。
1996年G Raposo 等發(fā)現(xiàn)類似于B 淋巴細胞的免疫細胞也會分泌抗原呈遞外泌體(antigen presenting vesicle),所分泌的外泌體可以直接刺激效應CD4+ 細胞的抗**反應。2007 年H Valadi 等進一步發(fā)現(xiàn)細胞之間可以通過外泌體中RNA 交換遺傳物質。
隨著有關外泌體研究越來越多,研究者發(fā)現(xiàn)它廣泛參與了機體免疫應答、抗原呈遞、細胞分化、**生長于侵襲等各種生物過程中。
相關產品和檢測服務供應:
RNA-126(miR-126)修飾的間質干細胞來源的外泌體(MSC-126-Exos)
多聚蛋白多糖(Aggrecan)修飾骨髓間充質干細胞(BMSCs)來源外泌體
鳥結核分枝桿菌(M.avium)感染巨噬細胞后分泌的外泌體[(+)外泌體
上述產品與檢測服務齊岳生物均可提供,僅用于科研!
wyf 01.12